吾公的词语有:李健吾,吾帮托,鉏吾。
吾公的词语有:肩吾,吾曹,吾吾。2:拼音是、wú gōng。3:结构是、吾(上下结构)公(上下结构)。4:注音是、ㄨˊㄍㄨㄥ。
关于吾公的造句
1、吾公患病,行动不便,又不能常亲聆教,此弟所以孤陋寡益甚,终生无长进也。
2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。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
3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;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公生明,廉生威。(https://***/zj-176659/造句)
4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;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公生明,廉生威。
5、吾公患病,行动不便,又不能常亲聆教,此弟所以孤陋寡益甚,终生无长进也。【***/zj-176659/吾公造句】
关于吾公的成语
唯吾独尊 独善吾身 左支右吾 入吾彀中 迟迟吾行 东支西吾 江左夷吾 支支吾吾 支吾其词 吾家麒麟
吾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,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:
一、词语解释
1.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2.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吾公[wúgōng]⒈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⒉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基础解释: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
二、引证解释
⒈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引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郑伯有嗜酒,为窟室,而夜饮酒,击鐘焉。朝至,未已。朝者曰:‘公焉在?’其人曰:‘吾公在壑谷。’”杜预注:“家臣,故谓伯有为公。”⒉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
三、网络解释
吾公wúgōngㄨˊㄍㄨㄙ综合释义: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郑伯有嗜酒,为窟室,而夜饮酒,击鐘焉。朝至,未已。朝者曰:‘公焉在?’其人曰:‘吾公在壑谷。’”杜预注:“家臣,故谓伯有为公。”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汉语大词典:(1).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郑伯有嗜酒,为窟室,而夜饮酒,击钟焉。朝至,未已。朝者曰:‘公焉在?’其人曰:‘吾公在壑谷。’”杜预注:“家臣,故谓伯有为公。”(2).对人的敬称。常用于函札。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